首页

国产女王踏踩

时间:2025-05-25 03:56:44 作者:最新研究:稀土颗粒与隐形眼镜相结合让人类有了“红外视觉”能力 浏览量:17893

  中新网上海5月23日电 (陈静 丁超逸)人类可看见的光波长范围仅限于400纳米-700纳米,若能突破视觉极限,人类的感知将拓展到更广阔的近红外(700纳米-2500纳米)波段。

  记者23日获悉,复旦大学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研究,创新性地将一种含有多个荧光发射的稀土颗粒与隐形眼镜相结合,通过可穿戴的形式使人类感知近红外光的时间、空间和色彩多维度信息,更为色盲等视觉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解决方案。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《细胞》(Cell)杂志上。

  自然界中的光有各种不同频率。当人眼捕获到外界自然光后,可以激活视网膜上识别红、绿、蓝三原色的三种视锥细胞,并根据三种视锥细胞被激活的比例,向大脑发送外界的颜色信息。然而,相对于自然界广阔的光学波段,人眼可感知的波长范围仅有400纳米-700纳米,这意味着自然界中的大量潜在信息会被忽略。

  据悉,稀土元素是指包括钪(Sc)、钇(Y)和镧系在内的17种元素。稀土元素具有非常优异的磁、光、电等性质。上转换发光现象,是稀土材料最为重要的光学性质。人们通过使用长波长的近红外光作为激发光源,使其发出短波长的可见区荧光。

  据悉,复旦大学张凡教授团队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薛天团队合作,开展化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融合,探索利用稀土离子的上转换发光特性,从视觉感知角度赋予人类对红外光的识别能力。通过精巧设计纳米材料的核壳结构,团队在单个颗粒上同时构建了三个不同的上转换发光区域,由于不同发光区域之间用惰性的壳层阻隔,使得它们各自的能量传递和荧光发射过程彼此互不干扰,各自独立。

  课题组成员、化学系2019级直博生陈子晗介绍,稀土元素具有独特光学性质,通过近红外光激发,可以把不同颜色的光进行转换。人体可以通过纳米颗粒的荧光颜色,判断外界的肉眼不可见的近红外光波长,实现对近红外“色彩”的识别。他们最终制作成高度透明的隐形眼镜。志愿者佩戴隐形眼镜后,通过纳米材料发出红、绿、蓝等三种可见波段的荧光,分别感知三种不可见的近红外光,也可以识别由不同波长近红外光组成的“复色光”,以及多组由不同波长近红外光组成的图案内容。这表明,具有抗干扰、正交发光和多光谱转换特性的多色稀土发光材料,可以有效地实现人类对近红外图像视觉。

  研究实现了多个近红外光视觉的概念验证。未来,相关成果在医疗、信息处理及视觉辅助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,通过可穿戴、非侵入式的隐形眼镜,可以灵活调节人体视觉的感知范围,有望为色盲等视觉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解决方案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2024伦敦书展开幕 “阅读中国”展区广受关注

端午·雄安非遗大会、国庆·雄安非遗游园会、非遗进校园、非遗购物节……今年以来,雄安新区策划举办系列非遗活动,烘托节日氛围,丰富群众生活,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。

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“海基二号”建造完工

新时代以来,一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,一次中央金融工作会议,步步推进,让全社会围绕金融的认识更加统一明确、实践更加精准务实。金融,从来重大而又贴近。国之大者,直通毛细血管。看这次会议,既可看当下对经济恢复的具体推动,更应看长远的定向、根本的厘清。

(身边的变化)“小”莲子撬动“大”产业 江西广昌何以“一莲兴城”

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罗樱樱:就是为患者制定一个合理的减重的方案。我们是单纯地应用生活方式干预,也就是控制饮食加强运动,还是需要使用一些更强的手段来进行减重。

美国驻日本大使叫嚣:面对中国,我们得硬起来了

凌永康接到报警后,立即携带救援装备,与同事温伟、周雪峰火速赶往现场。到达现场时,凌永康发现落水男子全身被湖水浸没,只剩下头部漂浮水面,已无挣扎迹象,随时会有沉入水底的危险。凌永康迅速分工,他和温伟脱衣下水,周雪峰在岸上准备防护绳。由于只有一根防护绳,凌永康果断将绳子绑在温伟腰间,自己率先跳入冰凉的湖水中。

外媒:目击者称黎巴嫩南部至少遭受两次空袭

3月26日,记者从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,中老铁路在推进货物列车“客车化”运营方面取得显著成果,截至3月25日,中老铁路“澜湄快线”国际货物列车累计开行突破1000列,运输货物量达到39.5万吨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